教育部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2012学术年会综述

2012-04-24 03:56:00 来源:



   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2012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等出席年会并讲话,来自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各课题主要负责人,教育部有关司局代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处室代表,有关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界代表等参加会议。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在致辞中表示,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2012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不但是各研究中心展现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学术思想盛会,也是对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问题和教育改革的重要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建议的咨询盛会。柯杨指出,我国要实现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力资本需要以何种增长速度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数量应当以何种速度增加?教育支出应当以何种速度增加,才能支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这都是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亟需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随后,北大副校长刘伟教授做了题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所属的北京大学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当天举行的教育部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2012年学术年会上发布的。刘伟在报告中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丰富的人力资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研究表明: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中,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的研究也表明: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是战后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余增长率”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贡献率的比重占增长率的60%。课题组通过研究测算发现,如果中国GDP未来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2030年之前为7%,2030-2050年为6.5%,那么要实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70%的目标,就需要教育支出的年平均增速达到9.61%,到2050年教育支出占比将达GDP的8.73%。而在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要实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5%的目标,就需要教育支出在这两个阶段的年平均增速为8.39%,到2050年教育支出占比将达GDP的6.63%。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更乐观一点,在2010-205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7%,则当205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70%和65%的条件下,教育支出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9.38%和8.17%,届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将分别为7.33%和4.64%。据此,刘伟教授指出,人力资本存量能否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并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对本中心的研究成果作了汇报。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李宏彬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城镇地区教育回报率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我国当前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劳动力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教育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而当前教育资源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称,且在教育内部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同水平的教育回报率不同,估算发现高中教育已经沦为大学教育的预科,基本没有回报率,而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回报率较高。进一步细分发现,高等教育回报率中三分之一来自教育,三分之二来自家庭背景和学生自身能力。此外,区域优势、户籍、家庭背景等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回报率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郭庆旺教授作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公共政策研究》的报告,认为教育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财政政策要从支出和税收两个方面对教育进行倾斜和扶持。支出方面,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政府要相应进行补贴;税收方面,要对各类捐赠、设备购置和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保险和培训指出进行税收减免,对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人家庭收入所得税纳税扣除。

    南开大学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佟家栋教授作了《现代产业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接研究》的报告,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进行了探讨。职业教育造就了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而目前职业技术人才荒现象频现,且区域分布不平衡,“高高低低”的状况对第三产业发展支撑不足。因此,为了实现国家战略规划、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体现终身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并且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从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对外经贸大学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史薇教授作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全球竞争力》的报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竞争力落后于全球竞争力的其他指标排名,而教育对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指数占有较大比重,2008年以来职业教育发展有较大突破,但是仍然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要提高我国的全球竞争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三个指标(教育系统的质量、专业性培训在当地的可获得性和职工培训的程度)需要同步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振国教授作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报告,在比较了人口一千万以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即人均收入由四千美元成功跨越到一万两千美元)的国家之后,发现我国的城市化和三产比重都相对较低。同时,我国的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比重较低,因此,高等教育应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高等教育与企业结合,扩大教育公共服务范围并促进教育公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职业教育将向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发展。
    
    随后,各相关领域专家和与会嘉宾对主报告及分报告进行点评和交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高校扩招以后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教育要改革,要重视职业教育,同时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收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需要有人力资本培育的战略考虑,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的落伍是科举制度的落伍,目前中国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仍然落伍。因此要改革教育机制,不能让职业教育的学生成为高考落榜的末流生源。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指出当代中国的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超过发达国家的教育总和,同时复杂性很强,因此需要科学决策,在关注人力资本投资增长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秘书长任耀生以“高、深、广、准”来评价本次学术年会,并以化工行业为例,近十年来有76%的新入职员工是来自职业院校并进入生产一线,而本科院校毕业生在本行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职业教育对促进行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应提高职业教育的支持发展力度。
    
    最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作了重要的总结发言。鲁昕副部长指出,人力资本发展不仅对提升经济资本效率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中心特点突出,研究深入,提供了不少新的研究思路。经过此次年会的讨论,教育部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升了思维层次,拓展了思路广度,开阔了决策视野,关注了发展中的问题,加强了定量分析,理清了主题脉路,提供了科学依据,明晰了决策方向。各中心的报告还指出了现阶段的存在的共同问题——教育科学发展。教育资源不均衡、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体制优化等多方面问题依然存在,还需要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力量等多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特别是有关教育理念上的转变,是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各中心及各部门、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充分讨论并将其作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研究重点。

    教育部北京大学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课题负责人巫和懋教授表示,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将在现有研究成果上进一步围绕人力资本与国家发展战略性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国家在人力资本与长期决策领域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