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2011-10-19 11:40:00 来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2010年10月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产权的重新界定与制度变革,中国富足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得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而当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后,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具有了极大的竞争力。三十年的高速增长,造就了“中国奇迹”,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体,转变为全球制造业的基地。

     然而,这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强烈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或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沿着这样的增长之路走下来,中国经济形成如下的特点:产业结构以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工业体系以高耗能、高污染型为主,而从国民经济结构上来看,则是过分依赖出口加工业。姑且不论这样的增长方式对人民福利的影响,单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下一步的核心竞争力就值得担忧。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单位拖欠民工工资转向工人集体谈判,这些现象都表明,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垄断时代已经逐步远去,廉价劳动力不能再持续承担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些学者甚至断言,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过去。与此同时,土地市场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催生了权利意识和市场观念,原有的以低价拿地的城市化、工业化模式恐将不复存在。从劳动力和土地市场的变化来看,中国旧有的低要素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低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动力释放完毕后,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积累国民经济的剩余,将国民收入资本化,投入研发、升级、换代等,提升经济结构,提高产品价值,从而继续保持经济的竞争力。

     国民收入的资本化,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持续多年的高储蓄率,已经使的中国的物资资本相对充裕。大量的基础设施得以兴建,道路交通、城市面貌得到改观,大型机械、高精尖的仪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正不断的服务于国民经济。与此相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却远为落后,制造业的附加值仍然较低,高端服务业缺乏,人力资本投入与物资资本投入出现不匹配。

     人力资本投入的落后,与我国长期以来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我国国民收入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例较大,而居民所占比例较小。尽管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并不少,但由于私人家庭所得在国民收入的份额有限,因而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一直不足。反观政府和企业,对物资资本的投入多,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则偏少。因此,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一是需要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所得,进而增加居民家庭对包括教育、卫生在内的消费支出;二是要在政府所得的国民收入中,增加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比例。

     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十七大报告又刻意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九五”规划制定以来长期使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并明确提出“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不到5000字的公报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提到多达12次,而教育改革更是被赋予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热点,首先论证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进而回顾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以及人力资本在其中的地位,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下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1019.doc